(095400)
一、学科简介
浙江农林大学林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2011年被列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016年被列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该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现有成员100余人,其中正高占40%,副高占35%,博士比例达91%。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3人,拥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2人。学科坚持以亚热带区域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建设关键问题为导向,围绕竹林、特色经济林、珍贵用材树种等开展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经营管理、生态功能评价等应用基础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下设生态修复、林木良种、智慧林业、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植物资源利用6个方向;在竹林、特色经济林、南方珍贵树种等的品种选育与品质调控,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控理论和技术研发和和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学科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111”引智基地、国家级林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天目山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有24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8项,科研项目到账经费3.85亿元;发表学术论文9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14篇;主持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林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建成“森林经理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持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浙江林业产值连续位居全国前列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两美浙江”和“森林浙江”建设为目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创建了“碳汇绿祖国”特色品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亚、非、拉竹子分布区竹林碳汇项目开发和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形成了“一根科技竹”,打造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浙江样板;结出了“两颗富民果”,创建了山区精准扶贫的浙江经验。学科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经济林团队获得“中国最美科技人”称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做了专题报道;铁皮石斛团队打造的“一株仙草的扶贫传奇”,列入了科技部20个重点扶贫案例;2018年度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表彰;2019年度被授予“2019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了强烈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具备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林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善于运用现代林业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创造性地承担林业及生态建设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包括:(1)要求研究生具有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诚恳务实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好的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经理学、植物资源利用的基础理论,能熟练地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及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能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库工作及统计分析,能胜任中、高等学校教学、技术推广及农业发展项目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1、生态修复:针对区域生态环境、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建设问题,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及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角度出发,开展生态规划、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影响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也为区域合理利用土地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2、林木良种:重点开展南方珍贵和常规用材树种、林下经济植物等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重点开展楠木、光皮桦、樟树、杉木、杨树、铁皮石斛、黄精、石蒜属植物等品种选育、组织培养、体胚发生、分子标记和功能成分等技术体系研究,为亚热带森林和林下经济植物的保护、利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为南方林业生产作出重要贡献。
3、智慧林业: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结合无人机、卫星遥感和GIS等,研究构建“地-空-天”一体的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立体、快速、智能监测系统;研究森林时空分布精准监测及其生态环境功能智能感知方法,综合评价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服务我国森林资源精准监测、生态环境智能感知、森林经营智慧管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4、森林培育:重点开展竹子、特色经济林、南方珍贵树种等的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了以竹林结构动态管理、水肥定量管理等为核心的一整套竹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体系;开展了山核桃、香榧等快繁技术,以及高效栽培技术等研究,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光皮桦、楠木等经济树种的组培体系,实现了组培苗规模化生产。
5、森林保护:重点开展亚热带生态公益林、经济林等林业有害生物成灾规律、林用生物农药新产品开发及精准使用技术、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控理论和技术等研究。构建了松材线虫病、山核桃干腐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开发出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性引诱剂等生物农药新产品,以及林木病虫害注干防治技术及产品,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6、植物资源利用:本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植物资源调查、引种栽培、珍稀野生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林果采后生理及产品加工、植物次生代谢物及其功能利用、林木分子改良等职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学分要求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弹性学制2-5年,其中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课程学习一般为2学期,并从事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研究。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实践训练6学分,学术交流1学分。外国留学生修读课程及学分要求相同。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考取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要求通过课程考试,但不计学分。非学位课由导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以及研究生原有基础、特长共同商定。
未修满规定学分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训练不少于6个月。
充分考虑林业发展、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在每门产教融合课程的中后段设置2-4学时的产教融合课程,邀请企业、政府、林业相关部门专业人员或科技特派员来校或在科技特派员基地、校地合作基地、校企合作基地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授课,强化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产教融合课程以实践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实践报告成绩占平时成绩的10-30%。
五、课程设置
类别 |
代码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
开课 学院* |
备注 |
学位课 |
MK10201 |
公共学位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考试 |
马克思学院 |
必选 |
WF1201 |
研究生综合英语 |
60 |
2 |
1 |
考试 |
文法学院 |
必选 |
LS10203 |
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 |
32 |
2 |
1 |
考试 |
林生院 |
必选 |
LS10202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2 |
考试 |
林生院 |
必选 |
GJ10202 |
中国概况(硕士) |
48 |
3 |
1 |
考试 |
国教学院 |
留学生必选 |
GJ10201 |
综合汉语(硕士) |
64 |
4 |
1 |
考试 |
国教学院 |
留学生必选 |
LS10111 |
领域主干课 |
现代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 |
32 |
2 |
1 |
考查 |
林生院本研一体课程 |
选择与本专业相近的课程2门 |
LS10112 |
森林灾害防控技术及应用 |
32 |
2 |
1 |
考查 |
林生院本研一体课程 |
LS10113 |
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 |
32 |
2 |
1 |
考查 |
林生院 |
LS10114 |
森林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
32 |
2 |
1 |
考查 |
林生院本研一体课程 |
LS10115 |
林木遗传改良与良种工程 |
32 |
2 |
1 |
考查 |
林生院 |
HZ10107 |
现代林业信息技术 |
32 |
2 |
1 |
考查 |
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
非学位课 |
MK20201 |
公共必修课 |
自然辨证法概论 |
16 |
1 |
1 |
考试 |
马克思学院 |
必选 |
WF1202 |
公共选修课 |
研究生学术英语 |
30 |
1 |
2 |
考试 |
文法学院 |
|
TJ2301 |
研究生体育课 |
16 |
1 |
2 |
考查 |
体军部 |
YJ20306 |
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
16 |
1 |
1 |
考查 |
经管学院 |
LS10520 |
选修课 |
经济竹类资源与利用 (含实习)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产教融合课程 |
LS10521 |
竹林经营专题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产教融合课程 |
LS20577 |
笋竹加工利用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产教融合课程 |
LS10519 |
高级经济林学 |
32 |
2 |
2 |
考试 |
林生院 |
产教融合课程 |
HZ20563 |
植物营养与施肥 |
32 |
2 |
2 |
考查 |
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
产教融合课程 |
LS10525 |
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 |
32 |
2 |
1 |
考试 |
林生院 |
|
LS20578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32 |
2 |
1 |
考试 |
林生院 |
|
LS20579 |
植物组织培养专题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
LS20542 |
植物成分分离与提取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
LS10524 |
遗传育种学前沿 |
32 |
2 |
2 |
考试 |
林生院 |
|
LS10534 |
景观生态学 |
32 |
2 |
1 |
考查 |
林生院 |
|
LS20572 |
生态工程学 |
32 |
2 |
1 |
考试 |
林生院 |
产教融合课程 |
LS20580 |
3S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
LS10417 |
生态学研究方法 |
48 |
3 |
1 |
考试 |
林生院 |
|
LS10418 |
生态学专题(含进展) |
32 |
2 |
1 |
考试 |
林生院 |
|
LS10533 |
生态学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32 |
2 |
1 |
考查 |
林生院 |
|
LS20581 |
现代农药与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产教融合课程 |
LS20582 |
系统昆虫学 |
32 |
2 |
1 |
考查 |
林生院 |
|
LS20583 |
资源昆虫学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
LS20584 |
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产教融合课程 |
LS10522 |
高级森林病理学 |
32 |
2 |
1 |
考试 |
林生院 |
|
LS20585 |
|
科技英语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
LS20587 |
植物分子生物学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
LS20588 |
植物资源利用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
HZ20570 |
智慧林业概论 |
16 |
1 |
2 |
考查 |
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
产教融合课程 |
HZ20571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
产教融合课程 |
HZ20572 |
物联网原理 |
16 |
1 |
2 |
考查 |
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
产教融合课程 |
HZ20573 |
森林碳汇计测 |
32 |
2 |
2 |
考查 |
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
产教融合课程 |
|
LS20600 |
植物细胞生物学前沿 |
32 |
2 |
2 |
考查 |
林生院 |
|
LS20601 |
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与方法 |
32 |
2 |
1 |
考查 |
林生院 |
|
必修环节 |
|
|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
|
不计学分 |
2 |
考查 |
林生院 |
|
|
中期考核 |
|
不计学分 |
3 |
考查 |
林生院 |
|
LS30605 |
学术活动 |
|
1 |
2-6 |
|
林生院 |
|
LS30607 |
专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 |
|
6 |
|
考查 |
林生院 |
|
注:1.开课学院用简称,详见附件研究生课程编码规则。
六、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基本要求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中段。在开题报告前,各领域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独立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要求不少于5000中文字,中文文献不少于35篇,英文文献不少于15篇,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开题报告审查重点考查文献的收集、整理、综述能力,选题紧密联系林业和生态的实用性、前沿性、可行性,研究设计能力等方面,研究生开题前,学科需对开题内容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主要是研究生选题及研究内容是否符合学科人才培养方向。审核通过后由各学科分别组织评审专家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是否通过的结论或修改意见。开题实行末位淘汰制,学院总的淘汰比例不低于10%。未通过开题评审者,三个月内须修改补充后重新开题。连续3次未通过者,按规定终止培养。
七、实践环节基本要求
研究生要结合基本知识教学和毕业实践环节,利用相对稳定、特色突出、针对性强的实践基地条件,采用具有符合职业需求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样化实践训练方法,通过林业生态环境理论和专业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与探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训练和学术活动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实践训练由专业实践和实践活动两个部分组成。
1、基本要求
(1)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每次学术活动结束后,研究生需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活动总结,在学位申请资格审查前,由学科或导师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计1学分。
(2)专业实践研究不少于6个月,计5个学分。
(3)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完成实践活动环节,计1个学分:
①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3天(含)以上并提交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考核合格;
②参加学校指定的省级一类、二类学科竞赛并获奖;
③担任学校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1学期(含)以上并考核优秀;
④担任校院两级研究生会干部(主席、副主席、部长、副部长)满一年并考核优秀;
⑤担任学校研究生社团干部(会长、团支书、部长)满一年并考核优秀;
⑥参加学校组织的研究生职业素养提升系列活动3次(含)以上。
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由各依托学科分别落实和实施。实践环节需按照学位点制定的相关实施细则和方案,并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和联络(详见附件)。
2、实践模式
专业实践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灵活进行:
(1)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承担的应用型课题,安排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
(2)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企业的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环节。
(3)依托省级、校级、学院等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专业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由学院统一组织和选派学生去现场进行专业实践。
(4)依托校内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专业课程实践和科技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实践。
在学院和导师的统筹安排下,研究生参加上述实践项目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累计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以达到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目标。
3、过程管理
(1)研究生应于第二学期结束前与导师一起制订并填写《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研究生应将“专业实践计划表”及时报所在学院,经学院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实践环节。
(2)学院会对研究生实习期间跟踪管理,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的实践情况和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到高风险作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的研究生要按照该单位安全控制标准和流程工作,并按该单位或行业的要求参加特殊保险。
4、预期成效
通过专业实践,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1年及以上的在职研究生或在社会上工作2年及以上的在职研究生原则上可免修实践环节(需开具有效证明)。
八、中期考核基本要求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在第四学期5-6月进行。中期考核的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包括课程修读、开题报告与实践研究进展、社会实践能力等)和学位论文进展情况。中期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学院总的淘汰比例不低于10%。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论文答辩环节。考核不合格者,须在半年内参加二次考核。对审查不合格的论文,须进行修改和补充,在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进行外送评审和申请答辩。对中期考核中发现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研究生,考核小组应报告学院,经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核,做延长学习年限处理。考核结果认为无法完成学业任务的,应终止培养。
九、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①学位论文须结构合理、逻辑恰当,且具完整性、系统性和学术性。主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声明、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英文3-5个)、引言、正文、结论、主要参考文献等部分。
②学位论文要求语言凝练、章节分明、编排规范,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③学位论文中文献的引用、图表的设计、数据和计量单位的表示、专用名称和科学符号的使用等都必须符合国家和授予单位的要求。具体格式参见《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及印制规定》。
(2)质量要求
①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有一定的深度、先进性和工作量。
②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与他人合作的课题,学位论文必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研究生应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建立适当的研究框架、收集必要的数据,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用于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少于1年。
③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工作量,能体现作者较为全面地掌握论文选题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的现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养殖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上应做到思路清晰,理论正确,逻辑合理;论据引用正确,数据翔实,文献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论证充分,结论明确,论点应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④学位论文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开发、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发明专利、技术标准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的形式表现。
⑤学位论文查重检测重复率要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
(3)学位论文预答辩
①学位论文预答辩一般安排最后一个学期的第一个月。
②硕士研究生应汇报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
③学位论文预答辩由专家小组进行评议,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给出最终评价结果。如果未通过预答辩,不得进入学位论文送审与答辩环节。
(4)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①学位论文送审与答辩时间。学位论文送审时间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第二个月,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月。
②答辩资格申请。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在修改完善后,方可进入论文送审环节。研究生向学院和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答辩资格申请。对达不到学位论文要求的,取消该次论文送审资格和论文答辩申请资格。
③论文答辩。通过答辩资格审查的学位论文,按规定进行专家评审。学位论文通过专家评审者,按专家合理意见修改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未能通过专家评审者,延期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5-7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还应根据评审和答辩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形成正式学位论文。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研究等环节,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可获得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
在申请学位时,具体要求详见学院要求。
附:实践训练实施方案
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实践训练实施方案
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明确要求,即培养方式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鼓励采用“顶岗实践”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6个月(校外实践研究6学分)。根据《培养方案》要求,特制定此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一、实践研究的目的
研究生要结合基本知识教学和毕业实践环节,利用相对稳定、特色突出、针对性强的实践基地条件,采用具有符合职业需求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样化实践训练方法,通过林业生态环境理论和专业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与探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训练岗位的类型
实践训练包括专业实践和实践活动两个内容。参加专业实践训练的研究生必须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研究总结报告,填写《实践训练表》、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答辩会。学院组织相关学科成立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根据研究生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实践单位反馈意见等,评定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研究成果。经学院考核通过者方可取得相应学分。校团委指导学院分团委对研究生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可取得相应学分。
1、专业实践环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实践环节。专业实践一般在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环节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教学科研助理工作;
(2)参与林业相关领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3)参与导师课题的实际调查研究工作或独立从事在导师指导下经过选择的实际调查研究工作;
(4)参加1-2次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等;
(5)研究生可自愿报名申请参加“西部志愿者计划”与“欠发达地区志愿者计划”。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视作研究生的顶岗实践。
实践研究可在涉农的各级政府的农办、农业局、农机推广总站、林业局以及乡(镇)政府等;或者农(林)业企业、合作社、农场、林场等;或者在实验农场、校院级的实践基地等;以及校外合作导师所在单位、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另外,也可以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的内容要与学位论文相关,或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商讨后进行。分段实践可灵活采用上述各种实践方式,并可将实践研究时间贯穿到第二至第五学期中,完成上述实践训练计5个学分。
2、实践活动
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完成,计1个学分:
(1)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3天(含)以上并提交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考核合格;
(2)参加学校指定的省级一类、二类学科竞赛并获奖;
(3)担任学校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1学期(含)以上并考核优秀;
(4)担任校院两级研究生会干部(主席、副主席、部长、副部长)满一年并考核优秀;
(5)担任学校研究生社团干部(会长、团支书、部长)满一年并考核优秀;
(6)参加学校组织的研究生职业素养提升系列活动3次(含)以上。
3、其他情况
参加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并获奖,可视为同时完成专业实践和实践活动,计6个学分。
三、实践研究岗位申请与考核
1、研究生申请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第二学期提交《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研究申请表》和专业实践学习计划,并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交由学科负责人审核。
2、学科与学院审批
学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核,经学科负责人签字后上交学院,由分管副院长签字确定,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公布。
3、实践研究的考核
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在第五学期完成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填写《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研究考核表》。由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实习工作小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学习总结报告进行审查。重点考查实践研究的工作量、实践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以及研究生在实践学习期间的综合表现等。实践研究的考核等级分为“优”、“良”、“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级。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为合格以上(含)者取得相应学分(6学分),未参加实践环节或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实践成绩为不及格:
(1)实践学习中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的;
(2)实践工作不认真负责,无正当理由未完成预计任务的;
(3)未按要求提交实践教学计划、实践考核表的;
(4)违反学校或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
(5)其他不符合实践要求情况者。
四、研究生实践研究几点要求
1、学生必须遵守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
2、研究生应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导师汇报实践研究情况。
3、实践研究期间学生应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人身安全。
4、学生赴校外实践前必须与学院签订相关协议。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二〇一九年四月
附表:
一、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意见:
应出席______名委员,实到______委员,其中同意通过人才培养方案______人,不同意______ 人,弃权______ 人。
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